所謂芒子,就是一根竹竿,下係墜石,上縛浮子,頂端掛紅色三角小旗一麵,公雞羽翎幾根,漁網 豎立漂蕩在海裏以為標誌,故稱芒子(榮成方言讀“望”為“芒”)。下網後,船拋錨暫歇。
然後將網上綱的一端係於側綱上,漁網 邊劃動小船邊將網衣放人海中。網的上下端合股棉線細繩為綱,上綱間隔拴用梧桐刻製、經桐油油過的浮子;下綱間隔拴以經過窯燒的泥墜兒。側綱較粗,上置浮子及芒子,下置墜石以固定。漁網 這種網的優點是不受潮流限製,缺點是捕獲量低。
屬定置的上層網,網目40x40毫米,高1.5米,長度不限,視財力而定。放網先置側綱。浮、墜的多少,視網浮在水麵,其下又能抻直而加減。這種網投資少,設備簡單,多為農民兼漁業者所選用。一個時辰可捋網一次。當網衣全部放完,則將網上綱末端係在另一條側綱上,並將側綱投人海中。下這種網多用莓豆莢子,春汛捕青魚、對蝦為主。漁網